我院师生在得胜沟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美术实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各类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凸显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根本,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思考如何构建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美术课程包括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美术实习两种形式,在校外美术实习过程中,有很多与德育相关的教学资源可以开发,同时美术课程具有形象性、审美性特点,这一点又与五育工作中的美育关系密切。因此,美术实习教学需要将智育、德育、美育结合起来,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美育人。
自建筑与规划学院与武川县得胜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共建红色教育基地以来,今年9月,我院古建1901班首次在得胜沟进行了为期十天的美术实习,安排思政辅导员全程陪同参与,将实践教学与美育、思政育人有效结合。
一、集体唱响红歌,坚定理想信念
得胜沟曾是当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绥远省委、省行署机关的驻地,被人称作“塞外小延安”。在得胜沟开展美术实习期间,逢九一八事件89周年之际,我们组织学生在党旗广场进行了唱响红歌活动,通过缅怀革命先烈,坚定每一位学生的理想信念。
二、写生、参观革命遗址,在美育实践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风景写生,是进行色彩训练最重要的途径,只有直接面对自然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色彩,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考虑到将写生教学与思政、美育相结合,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得胜沟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革命遗址景观,组织学生写生、参观革命遗址,通过画笔的描绘,既强调了美术实习教学的审美境界,提高了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同时也让革命情怀入脑入心,加上当地红色文化导游的讲解,使学生眼前的每一座革命遗址,如司令部、伙房、卫生所、兵工修械所等等,都鲜活生动起来,宛如看到了当年的抗日历史场景,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增长见识,践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
三、听取演好红色故事,在德育践行中传承革命精神
在写生之余,组织学生深入革命老区,采访当地人民,听取了当年艰苦卓绝的抗日事迹,学生受到了很深的启发与鼓舞,同时,在得胜沟革命遗址,我们带领学生开展了“红色故事情境模拟活动”,学生们穿上了基地提供的八路军服装,手握仿真枪支大刀,在教导队讲习所、司令部、绥远省委以及山坡上,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电影式表演,学生积极性很高,不仅是写生之余的放松,而且通过这个红色体验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历史知识,用一种特殊的形式传承革命精神,把红色基因传下来,从而回溯历史、体验人生、辨析世界。

